江南水乡,湖山毓秀,人杰地灵,是桑蚕刺绣的绝佳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地的蚕桑刺绣使古吴先民从断发纹身走向锦绣文明,汉唐以来,苏州成为锦绣之乡,明代《姑苏志》载:“精细雅洁,称苏州绣”。
镇湖原名“西华”,意为吴西华丽之地,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苏绣最主要的产业集聚区,位于苏州高新区西部太湖之滨。“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是这里的特色,一代一代的镇湖绣女将刺绣传承至今。镇湖8000绣娘,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大师,成为传承发扬苏绣文化的生力军,由此在国内外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镇湖刺绣以吴文化为底蕴,以染色纯桑蚕丝为绣线,在绸、缎、绡、帛等底料上应用齐针、乱针、施针、滚针、打籽针、滴滴针等苏派针法和丝线的折光、反光和透光原理,通过手工运针走线方式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完整的体现精、细、雅、洁特色。
(一)丝线和底料质量要求。
镇湖刺绣丝线必须为:产自苏浙沿太湖地区的蚕丝花线、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根据图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丝线分成1/2、1/4、1/8、1/16乃至更细,一根线劈丝份数不少于16丝,128毛的蚕丝线。
底料为江苏产的蚕丝。底料真丝质量要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其精密度≥75码。
(二)绣面要求。
1.刺绣图案必须为: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合法图案。
2.刺绣图案内容为美术类、摄影类、书法类作品。
(三)针法要求。
针法分为平针和乱针。平针讲究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乱针讲究纵横交叉,分层加色。整个绣面要平整,针法要顺纹有序,不露底,绣面底料不得有针眼缝、色彩搭配自然,无线头。
(四)装裱要求。
装裱分为硬裱和软裱:
1. 软裱:要将剪下的绣片用真丝锦绫装裱,图案清晰、质感好、无气泡,不脱壳,不断裂,角度准确,丝缕直,纹样正,通幅整齐。
2. 硬裱:要将剪下的绣片用胶水贴在三隔板或纤维板上,绣片四周用卡纸装裱。装裱时要去污、清晰,绣面绷平、整洁、无浆迹、无脏斑。镜框、镜架规格正确,油漆光亮、本质表层无伤痕、斑节。画面刺绣部分与装裱幅面之比不得少于70%。
(五)质量特色。
1. 产品所用丝线光泽丰富细腻,颜色饱满持久,具有韧性。所用绣底真丝轻薄而不易变形,不易崩坏。绣品图案典雅、细致、有丝线的柔和光泽,所绣作品平齐、细密、匀、顺、和、光、有灵气、不呆板,区别于机绣。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点。
2.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