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牯脑茶又名狗牯脑石山茶,也曾一度称其为玉山茶,产于江西遂川汤湖乡的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 狗牯脑茶始于清代,距今已近200年历史。相传,在清嘉庆元年(1796)前后,有个木排工梁为镒,因放木筏,不幸被水冲散,流落南京。次年,夫妻两人携带茶籽,从南京返乡,买下谢家石山草屋,定居种茶,是为狗牯脑种茶之始。1915年,遂川县茶商李玉山采用狗牯脑山的茶鲜叶,制成银针、雀舌和圆珠各1千克,分装3罐,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评判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和奖状,被誉为“顶上绿茶”。1930年,李玉山之孙李文龙将此茶改名为“玉山茶”,送往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展出,荣获甲等奖。由于两次获奖,狗牯脑所产之茶名声大震。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山茶”改名为“狗牯脑茶”。1982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198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名茶,并选送中国名茶展评会。
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其山南北分别有五指峰和老虎岩遥相对峙,东北约5千米处,有著名的汤湖温泉这里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较大,确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
一、鲜叶采摘
特供特级于清明前单芽,贡品特级于谷雨前单芽,珍品特级于立夏前一芽一叶初展,特级于立夏前一芽一叶开展,壹级、统级于清明至处暑时节一芽二叶开展同等嫩度的对夹叶,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鲜度应基本一致。
二、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初揉——杀二青——复揉——整形提毫——足干。
三、感官指标
各级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 要求。


四、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规定。

五、卫生标准
应符合GB2762、GB2763的规定。
六、净含量允差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