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口米粉干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百余年来,桐口村人不断延续祖传米粉干的制作方式,将其经典的制作工艺保留至今。福州桐口白鹤粉干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是在桐口粉干原产地闽侯县荆溪镇桐口村兴建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的主要产品有在福州地区家喻户晓誉满榕城的桐口米粉干和远销世界各地的桐口白粿干等米面制品,是集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加工、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实体。为发扬光大桐口米粉干这一品牌产品,在强调保留桐口米粉干特有风味的同时,对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达到现代食品企业生产的标准,十多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桐口米粉干的生产得到不断发展,生产能力也日渐具规模。2002年公司进行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的认证,2008年起公司榕鹤牌商标连续五年获得福州市知名和福建省著名商标的称号,2004年公司生产的桐口粉干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公司于2005年3月将“桐口”中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品商标,使用范围在第29类“米粉”等商品项目上,并于2007年9月7日核准注册使用,2007年进行“桐口”牌商标的注册。
一、原辅材料
1.大米:
籼稻品种
2.生产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生产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流程:大米→浸泡→磨浆→压干→炼生丸→煮丸→炼熟丸→制粉→煮粉→漂洗批粉→晾晒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点
1.浸泡:采用常温浸泡。春夏季节浸泡时间4至8小时,秋冬季浸泡时间8至12小时。
2.压浆:将磨浆后料液装入过滤袋中压干,压干时间3至4小时。压浆后干浆料与过滤袋分离干净、不粘手。
3.炼生丸:将干浆料放入搅龙炼制机,炼制时间≥30min。炼制成团状或枕形的粉丸,每丸重约1000g。
4.煮丸:采用铁锅水煮,时间为30min至40min,煮至半熟后捞起。
5.炼熟丸:炼制时间≥30min,炼制至粉料生熟混合均匀,质地紧密,富有弹性。
6.制粉:采用挤压成型,挤压后粉丝直径为1.2mm至1.5mm。
7.煮粉:锅水处于沸腾状态,煮粉时间为3min至5min。
8.漂洗批粉:用常温水翻动搓洗粉丝,使粉丝松散、不粘连。在竹匾上批成粉条片。
9.晾晒干燥:采用自然晾晒干燥,干燥时间≥5小时,干燥后粉丝含水量≤14%。晾晒干燥过程应进行5至6次松粉。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泽:粉干润而半透明,表面有光泽。
(2)组织形态:粉条粗细均匀,有弹性。
(3)口感:煮后米香味浓郁,口感爽滑,不粘牙,有韧性。
2.理化指标: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籼稻品种
2.生产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二、生产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流程:大米→浸泡→磨浆→压干→炼生丸→煮丸→炼熟丸→制粉→煮粉→漂洗批粉→晾晒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点
1.浸泡:采用常温浸泡。春夏季节浸泡时间4至8小时,秋冬季浸泡时间8至12小时。
2.压浆:将磨浆后料液装入过滤袋中压干,压干时间3至4小时。压浆后干浆料与过滤袋分离干净、不粘手。
3.炼生丸:将干浆料放入搅龙炼制机,炼制时间≥30min。炼制成团状或枕形的粉丸,每丸重约1000g。
4.煮丸:采用铁锅水煮,时间为30min至40min,煮至半熟后捞起。
5.炼熟丸:炼制时间≥30min,炼制至粉料生熟混合均匀,质地紧密,富有弹性。
6.制粉:采用挤压成型,挤压后粉丝直径为1.2mm至1.5mm。
7.煮粉:锅水处于沸腾状态,煮粉时间为3min至5min。
8.漂洗批粉:用常温水翻动搓洗粉丝,使粉丝松散、不粘连。在竹匾上批成粉条片。
9.晾晒干燥:采用自然晾晒干燥,干燥时间≥5小时,干燥后粉丝含水量≤14%。晾晒干燥过程应进行5至6次松粉。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泽:粉干润而半透明,表面有光泽。
(2)组织形态:粉条粗细均匀,有弹性。
(3)口感:煮后米香味浓郁,口感爽滑,不粘牙,有韧性。
2.理化指标:
项目(单位) | 指标 |
---|---|
断条率(%) | ≤10% |
水分含量(%) | ≤14% |